秉持「弘毅博愛」校訓,弘光歷來以人文關懷作為教育根本依歸。因此,在強調全人教育的理念下,平衡技術訓練與人文素養,通識中心自88年度開始發展一個結合學生自我情操發展與擴大社會關懷的核心課程,就是後來的「人文精神」課程之濫觴,希望引導學生從生命理解出發、認識生命、從而擴大關懷社會與愛護自然的態度。 弘光因醫護專業的傳統,與關懷生命的特性,無疑地為通識中心的核心課程,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條件。教學的基本思考方向,從品格養成貫串到實際的社會實踐。自立而能立他,推己而能及人,從一開始的「人文精神」課程規劃,就是希望陶冶學生關懷生命的情操,此外也能培育社會關懷的實踐力。其主題就涵蓋了人與自我、人與生命、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四個部分。 持續的教學方式改良與教材調整,是全校任何課程共同的努力目標。人文精神課程的發展與改良,亦未曾間斷。僅此,在95學年度中,通識中心進一步將人文精神分為兩個相互整合的部分,就是現在大家所了解的人文精神(一)與人文精神(二)。 在理念上,新的作法希望在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新的設計包含幾個重要的理念特色: 人文精神(一)的主要重點內容包括了生命意義的認識與珍惜,還有對自我了解的部分。列為大一必修的核心通識部分。將人的主題與生命的主題重新融合在一起的原因與特色,乃在提醒學生重視的生命價值、進而尊重生命,配合自我的瞭解過程,提升自身生命的價值,這是「以人為本」的意涵。 人文精神(二)的主要重點內容包括了對大社會的關懷與對自然環境的瞭解愛護。列為大二必修的核心通識部分。將社會的主題與自然環境的主題融合在一起的原因 與特色,乃在提醒學生擴大小我的關心範疇,朝向外在大我的關心與貢獻。這個目標關注在真正發揮「關懷生命」的意涵,此外,這種情操亦具體實現本校教育的本 質。 歸結學校發展人文精神(一)與人文精神(二)的根本理念,在於「以人為本、關懷生命」。其最終教學目標,在於達到弘光人「服務、利他」的具體情操。 在跨出社會服務的領域方面,就在去年,人文精神課程融入了「服務學習」理念,與服務學習活動採取「課程」結合的方式進行,充分結合「人文精神」課程,並以 「校外服務」為最主要服務範疇。其具體成效已廣受教育部好評。
過去數年來人文精神課程推行的助力,完全來自於學校各系與各級主管所凝聚的共識。大家共同的看法是,若缺乏特定的人文關懷與堅定的品格心性,就難以落實本 校一貫主張的全人教育目標。因此,歷來學校不遺餘力地推動與贊助教學之相關配套措施,如嚴格督促「人文精神」教學小組在教材與教法的方向調整;如成立「弘光科技大學創辦人王毓麟博士賢伉儷人文培育基金」,成為相關課程發展的支持機構;或如力邀台大黃俊傑教授擔任本校通識教育委員會委員…等等。 近年來,由於受到校外參訪單位的好評,加上校外顧問對本校人文精神課程的肯定,並且在實踐層次上,亦受到服務學習成果的加持。各校對於我們的經驗深感興趣。謹此,我們有感於在落實情意教育之外,本校自己所努力的特色成果,尤應進一步形成「一套」完整的特色說明,並能夠在「架構」上進一步統合成為各系教學 的有效「基礎」,故將人文精神原本的「教學活動」地位,提升至對「人文精神」「教育內涵」的體系化說明。
期望透過「人文精神教育發展組」的運作,能更有效地在1、學術教學研究,2、教法研發與教材資料庫完整化,以及3、人文精神課程的之教師培育計畫,獲得更顯著的成果。這是人文精神教育發展組所期望獲得的效益。